美耐皿樹脂是由「三聚氰胺」和「甲醛」縮合而成的耐熱硬化性樹脂,因為價格便宜、耐摔重量輕,深受小吃攤或餐廳飯館的喜愛。
雖然美耐皿餐具便宜好用,但若長期使用來盛裝熱食、或表面刮傷磨損,三聚氰胺及甲醛將會微量釋出到食物中,長期接觸將對身體有害,傷害腎臟、提高尿路結石的風險,相應增加民眾醫療的負擔,因此政府開始禁用美耐皿。
食安食安、不單指食品安全、更是食器安全。
品質良好的無毒食器配上營養均衡的美味食材,才能成就每個人的食安樂活。
用 Tritan(改質PCT)餐具替代美耐皿餐具
Tritan(改質PCT)就是個很好的替代材質,由美國 Eastman 公司所研發,材質安全穩定、 不含雙酚 A(符合 FDA 認證)、耐摔抗衝擊、耐 99°C 高溫可盛裝熱食、可回收友善環境。他的外表清透如玻璃、保有陶瓷光澤圓潤質感,有別於美耐皿的塑膠質感,是食器的最佳新選擇。
(延伸閱讀:加入低碳供應鏈 集泉打造健康無毒新食器)
(臺北市政府實施政府機關、學校、學校辦公廳舍及校區,禁用美耐皿及一次性餐具。)
其實台北市自柯市長上任後,由2016年4月開始,從市政大樓自身做起,實施「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」政策。
為了擴大減塑效應,從2020年1月1號開始,台北市內55處百貨公司、及購物中心,若違反「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」政策,提供各類材質的免洗餐具,業者將被處罰,到2020年5月,更擴大到量販店。
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表示:「這一次的修正公告是沒有勸導期,是直接開罰,依照廢棄物清理法是可以處罰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罰鍰。」
台北市環保局估計這些場所內用禁用,每年可減少2000萬個免洗餐具的使用,對於減塑減碳有極大助益。
環保局也強調,源頭減廢是國際趨勢,而現在也興起一股「不塑飲食」的新潮流,即使用者自備環保餐具、環保杯等個人重複使用之餐具用品,盡量不產出生活塑膠垃圾,由一人努力累積成團體力量,再展擴到社會,共同為減塑努力。